张纪海
张纪海,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应用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顾问、北京市注册咨询师、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电子商务师,国家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国防动员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国民经济动员实验室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特色学科——国民经济动员学(部级重点学科)敏捷动员方向带头人,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动员与国家安全专栏主持人,获评“2019中国国防经济年度人物”“国防经济学家”。
长期从事国民经济动员、国防经济、****、应急管理、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能源行业、**行业、IT行业从事战略咨询、政策咨询、组织咨询、IT咨询、经济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咨询工作。2005年率先提出动员联盟的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动员联盟作为敏捷动员核心组织理论基础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学基础,通过近10余年的发展构建了动员联盟理论体系,该理论被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十三五”规划》采纳,为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目前,敏捷动员理论被学术界广泛认可,被称为继经典动员理论(快速动员、联合动员、精准动员)之后的国内主流动员理论。2007年提出了国民经济动员物流的基础理论,对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物流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据相应的研究成果依托武汉中百集团建立了国家应急物流动员中心以及九州通国家药品动员中心。2019年在敏捷动员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应急、应战的现实需求,提出超常供给的理论框架。
近年主攻方向
供应链金融(军品、****产品等)、敏捷动员、****发展理论、科技安全、******动员、系统仿真、应急管理
招生学科
博士招生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学,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应用经济学科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学,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学,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
学术硕士招生:国民经济动员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招生: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20年6月至今 国家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 副主任
2020年4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院长助理
2002年3月至今北京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中心咨询师、高级咨询师、首席咨询专家
2019年7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教授
2013年5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动员学博士点博导
2009年8月至2019年6月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
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
2007年6月至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
2007年3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国防动员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至今国民经济动员实验室副主任
所获奖励
[1] 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北京市青年教师社会调研项目一等奖,排名第一;
[2] 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部级奖),独立。
[3] 我国煤炭应急动员模式研究,2011年获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部级奖),排名第一。
[4] 国民经济动员物流问题研究,2009年获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部级奖),排名第一。
[5]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思考,2007年获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部级奖),排名第一。
[6] 促进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国民经济动员保障体系,2007年获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部级奖),排名第二。
[7] 建立国家危机预警机制: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使命,2003年获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部级奖),排名第一。
学生培养
目前,负责的国民经济动员实验室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理工大学的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833万元,拥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形成了以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平台、以HLA仿真技术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动员演练仿真开发平台和以Anylogic仿真软件为核心的敏捷动员物流仿真平台。该实验室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条件居国内领先地位。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强调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综合培养。通过国家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专门化的教学和培训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参加北京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动员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以及管理咨询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与咨询能力,通过参加研究中心工作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指导的2篇硕士论文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6名学术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出版教材及专著
[1] 作为主编,在编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敏捷动员理论与实践丛书(8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作为副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民经济动员研究书系(10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纪海,基于超常供给理论的石油动员研究(专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4] 张纪海、陈妍、王永军、陈燕,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工业出版社,2019.(北京理工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5] 张纪海,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代表性学术论文(部分)
(*代表通讯作者)
[1] Zhang J, Wang Z, Ren F. Optimization of humanitarian relief supply chain reliabi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Ya’an earthquake[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19,(5/6):1-22. (SCI检索)
[2] Zhile Wang;Jihai Zhang*.Agent-based Evaluation of Humanitarian Relief Goods Supply Cap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2019(02).(SCI检索)
[3] 巩玲君,张纪海*,李冰.考虑原材料保障的灾后应急物资动员生产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38(10):2600-2610.(CSSCI检索)
[4] 巩玲君,张纪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成品油应急调运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37(09):2256-2267.(CSSCI检索)
[5] 巩玲君,张纪海*.基于NSGA-Ⅱ的应急生产任务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9,28(12):7-13.(CSSCI检索)
[6] 王之乐,张纪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应急物资动员潜力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39(11):2880-2895.(CSSCI检索)
[7] 张纪海,乔静杰.****深度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111-116.(CSSCI检索)
[8] 张纪海,张璐.统筹经济建设与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建设治理体系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4):111-117.(CSSCI检索)
[9] 张纪海,樊伟,师仪.****发展战略下的敏捷动员理论体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121-127.(CSSCI检索)
[10] 张纪海,李冰.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系统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113-120.(CSSCI检索)
[11] 周雪亮,张纪海*.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企业认定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0(04):79-82.
[12] 王之乐,张纪海.基于多灾种视角的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研究——以地震灾害链全过程应急管理为例[J].灾害学,2017,32(02):190-195.
[13] 张纪海,王之乐.基于资源配置的城市群应急体系设计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5):103-107.(CSSCI检索)
[14] 张纪海,任帆,张显龙.中国应急物资产业链的风险来源及防范策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1):92-96.(CSSCI检索)
[15] 张纪海,张劝劝.石油动员链构建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84-92.(CSSCI检索)
[16] 张纪海,李婷,王超.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石油动员潜力构成要素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6):68-72.(CSSCI检索)
[17] 李婷,王超,张纪海.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5(05):8-11+77.
[18] 张纪海,肖甜,李婷.中国成品油供应链现状、问题及建议——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例[J].中国能源,2011,33(10):5-9+25.
[19] 张纪海,李婷,鄂继明.石油动员模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4):66-71.(CSSCI检索)
[20] Jihai Zhang, Qi Xue, Jing Yang.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ina’s emergent oil trade mobilization.WIT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ial Technologies,2013. (EI检索)
[21] ZHANG Ji-Hai, WANG Chao.System dynamics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 of military enterpris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1). (EI检索)
[22] Jihai Zhang, Jiming E, Fan Ren. Emulate Research on the Game Relations of Petroleum Mobilization Subject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WIT Simulation and Modelling Methodologi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2013. (EI检索)
[23] Zhang Jihai, Zhang Quanquan. the System Dynamics Analyses of Bullwhip Effect in China Processed Oil Supply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1).(EI检索)
[24] Jihai Zhang. Research on Modeling Method of Virtual Enterprise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1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09,1.(EI检索).
[25] Jihai Zhang. Research on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100].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ICT,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and Envirionmental.2009.
[26] Zhang Jihai, Zhang Quanquan.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Models about Production Flexibility of China Refined Oil Supply Chain under Normal Conditions[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3
[27] 张纪海,张萌萌,柴欣宏.成品油应急应战动员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兵工学报,2013. (EI检索)
[28] 张纪海,张劝劝.中国应对地震的成品油动员模式研究——以汶川和雅安地震为例[J]. 兵工学报,2013. (EI检索)
[29] 任帆,张纪海.基于可靠性的应急物流供应链优化问题研究[J]. 兵工学报,2013. (EI检索)
[30] 张纪海.基于扩展Agent UML的虚拟应急组织建模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08, (11).(EI检索).
[31] 张纪海,张萌萌,张显龙.成品油动员物流网络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经济,2013(2).
[32] 张纪海,杨婧,刘建昌.中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CSSCI检索)
[33] 张纪海,肖甜,李婷. 中国成品油供应链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能源,2011(10).
[34] 张纪海,张萌萌.成品油动员物流网络内涵及结构[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CSSCI检索)
[35] 张纪海.基于角色的动员联盟的建模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
[36] 张纪海,王超,孔昭君,我国能源动员管理体制研究[J].中国能源,2011,(7)
[37] 张纪海,罗嘉.能源动员准备机制建设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5-8.(CSSCI检索)
[38] 张纪海,鄂继明.天然气动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2-77. (CSSCI检索)
[39] 张纪海,熊康昊.应急动员物流实现模式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CSSCI检索)
[40] 张纪海.物流外包在经济动员活动中的应用[J].军事经济研究,2009,(4):37-38.(中文核心期刊).
[41] 张纪海,王成敏.动员型物流中心承建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3-5.(CSSCI检索).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XX省(市、自治区)****深度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某省(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2020-2021,项目负责人。
[2] XX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动员“十四五”规划研究,XX省****发展委员会办公室,2020.03-2020.12,项目负责人。
[3] XX省(市、自治区)支前保障“十四五”规划研究,XX省****发展委员会办公室,2020.03-2020.12,项目负责人。
[4] **集团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式研究,XX**集团,2020.04-2020.10,项目负责人。
[5] 科技安全评估研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2020.03-2020.08,项目负责人。
[6] X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政策研究,某管委会,2019.03-2019.12,项目负责人。
[7]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设计理论及其政策研究——基于全灾种全过程应急管理视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2018,项目主持人。
[8] 北京市智能卡融合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2015,项目主持人。
[9] 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规范升级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项目主持人。
[10] 工业动员基础培训与体系化建设专题培训与实践,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项目主持人。
[11] 国民经济动员物流问题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项目主持人。
[12] 北京市智能卡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项目,项目主持人。
[13] 华中地区(河南)粮油仓储加工配送动员中心建设方案研究,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河南省大程粮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项目主持人。
[14] 能源动员立法与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项目,项目主持人。
[15] 大连市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项目主持人。
[16] 成品油应急动员物流网络构建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主持人。
[17] 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动员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项目主持人。
[18] 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第二负责人。
[19] 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社会救援资源动员理论及机制构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第二负责人。
教学改革项目
[1] 《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主持人。
[2] 《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技工业管理》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项目主持人。
[3] 《****发展理论与实践》教材,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材支持项目,项目主持人。
[4] 《军事科技与现代战争》课程,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建设项目,项目主持人。
[5] 《新时代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技工业管理》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建设项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项,项目主持人。
[6] 《企业危机管理》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建设项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项,项目负责人。
[7] Anylogic应战应急管理仿真训练营,北京理工大学开放实验项目,项目负责人。
[8] ****科技协同创新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
[9] 应战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负责人。
[10] 《****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学科育人示范课建设校级立项,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负责人。
[11] 基于学科优势平台的管理类通识课建设——以《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技工业管理》课程为例,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负责人。
[12] 《****发展理论与实践》明星课程培育项目,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负责人。
[13] 国民经济动员学教学团队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负责人。
[14] 明理企业危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商业策划书,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15] AnyLogic系统仿真综合培训平台商业策划,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16] “臻品”应急产品品牌管理公司商业策划,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17] 基于智慧树网的“动员之星”国民经济动员在线综合教学网站商业策划,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18] “启明”中小企业****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商业策划,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主讲课程
[1] 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技工业管理,本科课程;
[2] 企业危机管理,本科课程;
[3] 军事技术与现代战争,本科课程;
[4] Anylogic应战应急管理仿真训练营,本科课程;
[5] 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技与工业管理,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
[6] 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
[7] ****发展理论与实践,学术硕士、学术博士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8] 多方法混合建模与仿真,学术硕士、学术博士课程;
[9] 前沿技术****协同创新,工程博士课程。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10-68918746
微信号:zhangjihai1976
QQ号:28260129